CC-Link中國國家標準歷程
為更好的規范與指導CC-Link技術的開發與應用,2003年初,CC-Link開始了中國國家標準的推進工作,經過嚴格的審查,于2004年5月,以壓倒多數的投票通過審核。2005年5月底,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正式發布了《控制與通信總線CC-Link規范》GB/Z19760-2005,并于2006年成為GB/T20299.4-2006 《建筑及居住區數字化技術應用 第4部分:控制網絡通信協議應用要求》。
發展至今,CC-Link技術及其產品在國內的推廣及應用取得了長足進步,并相繼建立了CC-Link控制與通信網絡實驗室、CC-Link兼容產品一致性測試中心。CC-Link協會國內的成員增加到100余家公司(單位),國內越來越多的制造商、開發商和高等院校成功開發了符合CC-Link協議規范的產品并將CC-Link技術廣泛應用到汽車制造、印刷、電力、輪胎、冶金、造紙、樓宇及基礎設施等各工業領域。同時為更好的普及CC-Link技術,由同濟大學陳啟軍教授、CC-Link中國首席代表覃強先生等共同起草并編著了《CC-Link控制與通信總線原理及應用》,該教材于2007年7月由清華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可以看出,近幾年來CC-Link在GB/Z等標準的指導下,越來越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同,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CC-Link成為GB/T標準后,將更加促進這項國際先進技術在中國的更多領域的更廣泛的應用與發展。
鑒于此,2007年9月SAC/TC124組織清華大學、西南大學、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等諸多單位成立了《CC-Link控制與通信網絡規范》起草工作組,著手將最新的CC-Link協議規范轉化成國家標準GB/T國家推薦性技術文件。相繼于2007年9月20日、10月25日在北京分別召開了工作組第一次與第二次會議。2008年4月21日~23日國家標準《CC-Link控制與通信網絡規范》起草工作組在重慶召開了第三次工作組會議。
第三次會議主要對委員提出的意見及相關技術細節進行了詳細的討論,并對文本進行了相應的修改,會議完成了征求意見稿意見處理表,并最終形成了本標準的送審稿。有20余位自動化領域、多行業內的國內知名專家出席了本次會議,會議還邀請了三菱電機名古屋制作所的多名技術專家參加。在國內外專家的共同努力下,CC-Link中國國家標準GB/T第三次會議在重慶順利召開,并取得圓滿成功。與會專家均表示,隨著CC-Link這一世界先進技術在中國推廣應用的不斷深入,必定會給中國自動化領域帶來更深遠的影響。
2008年7月匯總并處理委員們對“送審稿”的反饋意見,并于月底形成了本標準的報批稿,現處于報批階段,預計年內將正式成為中國國家標準GB/T。
GB/T工作的推進得到了國際CC-Link協會、三菱電機名古屋制造所、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所、中海油、天華化工機械及自動化研究設計院、株洲南車時代電氣、清華大學、西南大學、同濟大學、北方交大、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等諸多單位與專家的鼎立支持,在此CC-Link表示衷心的感謝。
- CC-Link
協會(CLPA)
會員專區